當時所知會先應用在筆記型電腦上面,而非以往PC先發表
8月初在美國已經率先發表Intel 10nm筆電CPU規格
台灣部分也在8月23日舉辦發表會解說更詳細的規格與技術
![](https://imgur.com/FTx7Cjb.jpg)
首先與先前資訊有所出入的地方,第10代分為兩個系列
如圖中規格,除了原本10nm稱為Ice Lake架構外
還有一個14nm Comet Lake架構,細看規格有些許不同
14nm最高6C12T與時脈4.9G,10nm最高4C8T與4.1G
內顯是10nm較占優勢,高階有新一代的Iris Plus最高64EU
看起來14nm製程的成熟度是比較高,新10nm在GPU較有優勢
![](https://imgur.com/iYTTCNH.jpg)
Intel因市場定位與策略的因素,兩種製程也讓命名型號比以往更長一些
為了避免消費者對於筆電第10代型號太過於混淆
新命名方式簡單說明一下,前面10代表Intel第10代
Ice Lake後面2碼代表型號,後面G7為內顯代號
Comet Lake後面3碼代表型號,後面一個英文字代表U或Y Series
說真的..很久沒背電話號碼或手機號碼,這樣真的也蠻混亂的..XDD
![](https://imgur.com/nBHFU80.jpg)
現場也展出搭載第Intel 10代兩台筆電,應該是還沒上市
因為是U或Y系列CPU,目前都搭載在輕薄設計的商務或創作者筆電上
![](https://imgur.com/GROrnwp.jpg)
現場MSI展示的Presitege 14,消息是9月3日MSI正式發表
個人也會前往參加這場發表會,有相關訊息在分享於FB粉絲團上
![](https://imgur.com/M0f02hf.jpg)
ASUS所展示的筆電,最近網路上討論熱烈的雙螢幕設計
![](https://imgur.com/KBlRh20.jpg)
接著是桌上型電腦PC部分的說明,會中沒有提到10nm有點失望
圖中是拿Intel Core i7-9700K 8C8T與AMD Ryzen 9 3900X做遊戲對比
右方Intel勝出的遊戲數量較多,覺得一部分也是因為多數遊戲著重高時脈
而且4~6核心以上的架構已經可以滿足多數3D遊戲的CPU需求
![](https://imgur.com/H2JIQPe.jpg)
9700K、9700K與3900X在許多軟體中的效能比較
畢竟AMD在CPU市場失落的這幾年,軟體商大部分會以Intel CPU為基準來開發
多數應用程式或軟體,甚至於遊戲領域,Intel較占優勢也是可以預想到的情況
![](https://imgur.com/8HyPLPK.jpg)
以雙方架構來說,Intel目前在DRAM延遲率表現較好
這也是網路上常在爭執的,I粉會拿延遲率出來嘴
但換一個想法,兩方陣營支持者各自拿出自己優勢來講
只要不誇大不造假,個人都覺得這是人性且合理的
Intel優勢晶片組穩定度較高、CPU高時脈與優化程度對多數軟體或遊戲較佳
AMD優勢主機板中低階比較便宜,CPU核心數多且價位更便宜,主打CP值
![](https://imgur.com/V5YxI27.jpg)
AMD發表會主推CINEBENCH在多核心測試中較占優勢
而Intel則是標榜真實世界中的效能,現場展示多款遊戲或軟體的對比
照片中為某款遊戲測試結果,圖右為9700K 154.6 FPS對比圖左3900X 135.8 FPS
![](https://imgur.com/lwxIakD.jpg)
接著是執行流體模擬示範
9700K執行完畢所需15分24秒,3900X執行完畢所需17分49秒
![](https://imgur.com/sRG1aFw.jpg)
現場也有展示筆電CPU的效能
AMD Ryzen 7 3700U 12nm 2.3~4G,cTDP 12~35W
Intel Core i7 8565U 14nm 1.8~4.5G,TDP 10~25W
也許會有人覺得怎麼不用Ryzen 7nm來對比,那請去問AMD為什麼還不推出筆電版了
至少目前市場上AMD筆電內顯版只有12nm,兩個品牌皆用相似定位的U系列對比
兩款CPU內顯對比在現場展出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全軍破敵:三國」遊戲
Benchmark成績分別是Ryzen 7 3700U:18.5FPS與Core i7 8565U:32.2FPS
因為筆電螢幕太小,不容易同時用一張照片可以表達,所以只用文字補述
比較讓人驚訝的是電池續航力的表現,在同一型號的筆電居然有那樣大的差距?!
![](https://imgur.com/hID5PZs.jpg)
接著是Ryzen 7 3700U、Core i7 8565U與未來將推出的Ice Lake內顯效能對比
由AIXPRT測試數據可以看出Ice Lake-U擁有更好的效能表現
![](https://imgur.com/khZVWZQ.jpg)
現場也展示近期nVIDIA與Intel都相繼發表的Creator PC
繼電競Gaming引領市場潮流之後, 創作者PC未來會有多大的市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照片中為MSI推出的P100,白色主機體積相當地小巧並搭載Core i9-9900K
![](https://imgur.com/eNQGZHa.jpg)
ASUS則是展出PA90主機,外殼看起來像是鐵灰色
左邊是ASUS OLED螢幕色彩讓人印象深刻,型號應該是ProArt PQ22UC 4K HDR OLED
畢竟個人剛評測完高階的創作者筆電 - GIGABYTE AERO 15 OLED
不知道PC市場要經過多久才有機會讓OLED螢幕越來越平價呢?
![](https://imgur.com/7ngPkkF.jpg)
這場第10代筆電發表會,雖然有新世代規格的驚喜,但10nm並沒有全面導入產品線
U與Y系列較偏向中高階或省電的定位而已,此外各品牌筆電將在未來幾個月陸續上市
希望未來能有更高核心數與更高效能的10nm CPU,更希望PC版也能早日發布
Intel效能體驗現場也著實拿出更多比較貼近真實世界中使用率較高的軟體來對比
AMD目前在硬體多核心與市場價位所佔的優勢,軟體優化還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兩個CPU品牌都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當然市場競爭越激烈會對消費者越有利
如果是要工作用電腦或是遊戲使用的話,建議多方比較實際會應用到的軟體效能再做選擇
2020年希望看到AMD有更高的時脈、更好的晶片組穩定性、遊戲或軟體效能更為優化
而Intel希望能看到新的10nm能全面發表與更平價的市場定位,就讓我們繼續看這場睽違10年以上的CPU效能競爭吧..:)
喜歡我的文章的網友歡迎到windwithme粉絲團按讚
以便更快得知個人最新的測試動態,您的回文與按讚依然是我前進的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