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17, 2011

最新Intel頂級四核CPU王者登場 - Core i7-2700K完整搶鮮測



Intel在2011年1月初時,發表新一代Sandy Bridge架構,同時也提供LGA 1155做為支援
比起以往幾個平台的規格來看,此回LGA
1155在CPU OC方面做了許多的變動
首先在於超頻CPU
100MHz外頻時,連帶會拉高其他週邊的時脈,導致最高極限落在110MHz
雖然將新一代4 Cores
CPU都導入32nm新製程,不過要超頻就必須從倍頻來著手
一開始就推出的兩款沒有鎖倍頻的CPU,代號為i5-2500K與i7-2600K為超頻路線代表
不過也需要搭配有超倍頻功能的晶片組才可以進行超頻的動作,也就是P67或Z68兩款晶片組

以上先簡單說明LGA
1155的超頻環境,希望讓使用者能更清楚該俱備的硬體搭配
超頻為主打的中階CPU為Core i5-2500K,高階則為Core
i7-2600K
兩者主要差異在於2600K擁有HT技術與8MB
L3快取,而2500K沒有HT,L3快取也只有6MB
此回入手的是近期將要上市的Core
i7-2700K,應該是為取代高階2600K的地位

2700K總時脈為3.5GHz,支援新一代Turbo Boost
2.0技術,最高可達到3.90GHz效能
實體4
Cores並有Hyper-Threading技術,一共可達到8執行緒,簡稱4C/8T
32nm製程,TDP 95W,L3 Cache共有8MB,超越2600K
100MHz,成為LGA 1155中最高階規格的CPU。


2700K背面,依然為D2
Revision,這部分外觀與2600K的差異應該不大


MB使用LGA
1155最新的Z68高階晶片組,BIOSTAR映泰推出的最新版本TZ68K+
外觀與規格都與先前分享過的TZ68A+一樣,主要差別在CPU供電數的不同


TZ68K+雖為BIOSTAR
Z68新版本,價位依然維持約99元美金,還是可以挑戰ATX
Z68的低價市場
使用顯眼的紅黑配色,多數Z68該有的規格也都有,內建Power/Reset按鈕與簡易除錯燈號


IO方面有三種顯示輸出,兩個藍色USB
3.0提供高速傳輸
如果能再多兩個USB 2.0,在擴充性方面將會更加完美


先前TZ68A+只有四相供電設計,新版TZ68K+加強到八相供電,此兩版本主要的差異在此
不過之前已經有提過,一相供電約能提供30~40W的電量,以Intel
CPU功耗來說,四相供電已經非常足夠超頻使用。


Z68晶片組上方的散熱片,使用特殊的裁切方式,外觀看起來還不錯
右邊為兩個Z68原生的SATA3裝置,提供一般環境或Raid0狀態使用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2700K
MB: BIOSTAR TSERIES TZ68K+
DRAM: CORSAIR
CMZ8GX3M2A1866C9R
VGA: Intel HD Graphics 3000
HD: Intel 510 Series
120GB
POWER: Thermaltake TR2 450W
Cooler: CORSAIR Hydro Series H80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首先以CPU預設值進行效能測試
預設效能
CPU
100 X 35 => 3500MHz(開啟Turbo Boost,開啟C1E)
DDR3 1599.8 CL7 8-7-22
1T

Hyper PI 32M X8 => 15m 21.977s
CPUMARK 99 => 597


Nuclearus
Multi Core => 23908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7.86/13374


CrystalMark
2004R3 => 264699


CINEBENCH
R11.5
CPU => 6.93 pts
CPU(Single Core) => 1.57 pts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7.6


PCMark
Vantage => 19386


2700K在Turbo
Boost
2.0模式的倍頻為39、38、37、36,基本時脈為3.50GHz
以上規格都比2600K高上100MHz,在測試中這部份的效能也有呈現出來,只是提升的差異並不多
實際上2600K與2700K都屬於Sandy
Bridge架構中最高階CPU,即使不超頻所得到的數據也相當地高
對於一般使用環境,使用2700K預設的高效能已經可以應付絕大部份的軟體需求

DRAM頻寬測試
DDR3
1599.8 CL7 8-7-22 1T
ADIA64 Memory Read - 19618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1335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1168 MB/s


DDR3頻寬也比自家平台或是對手的平台高上許多,這方面是LGA
1155進步後的優勢
只需要DDR3 1600就可以達到近20000
MB/s的高傳輸效能,電壓也能比以往平台更低

溫度表現(室溫約26度)
系統待機時 - 23~33


CPU全速時
- 40~46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開啟C1E節能功能,在待機時的溫度表現很好
搭配CORSAIR最新Hydro
Series
H80,充份發揮水冷架構的高散熱性,在全速時也只有46度左右
2700K只要搭配優秀的空冷或是水冷配備,預設值的狀態仍然可以壓到很低的溫度

耗電量測試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軟體時
- 45W


CPU全速時
- 103W


耗電量方面因為導入32nm,比起上一代45nm製程的Core
i7-870還要下降許多
C1E環境下的時脈與預設值的最高時脈的功耗相比只增加約58W
最近分享過幾篇AMD APU文章,同樣是32nm
4Cores的APU平台測試,AMD在耗電量方面幾乎是兩倍左右
可見得在同製程下,Intel自家架構的效能跟耗電量表現還是有很好的優勢

Intel
HD Graphics HD3000效能測試
GPU在BIOS預設值30,換算後也就是1500MHz
3DMark Vantage =>
P2500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920 X 1080 => 30.58 FPS


Intel在Sandy
Bridge內建兩種HD2000/HD3000
GPU,在效能上比起上一代進步很多
詳細的測試數據,在小弟windwithme之前幾篇相關文章中都有分享過
HD3000比起Intel上一代平台的內建GPU差不多有6~7倍左右的3D效能,在實用度方面相信會更加廣泛

以下開始是有關2700K超頻方面的分享
BIOSTAR在BIOS項目已經導入新式UEFI圖形界面


O.N.E調效頁面
將2700K在Turbo
Mode模式皆改為50,如此一來便會運作100 X 50 => 5GHz的時脈
Internal PLL Voltage
Override為Intel特殊超頻選項,有效加強CPU大幅度超頻後的穩定度
超頻時建議先將C1E關掉,比較好控制CPU的時脈與電壓


DRAM時脈與參數設定,數值越小效能會越高
以下是使用DDR3
1866 CL8 10-9-27
1T,其他細部選項的設定值也調到較優化
使用者可以依手上DDR3的體質,來做時脈或是參數的微調,增加DRAM效能


CPU電壓也是超頻調整重點之一
可依CPU體質與該平台的散熱系統做調整,CPU
VCoce LoadLine為Enabled


DRAM電壓是超頻需要調整的另一個選項
基本上Sandy
Brige平台的超頻比以往簡單許多,掌握CPU倍頻、DDR3參數與這兩者的電壓調整就可以了


PC
Health Status
還是會覺得此處CPU測溫結果比較偏高不少,實際感受散熱器的風溫或是OS下測溫軟體的溫度都低很多


以上是個人在2700K
OC
5GHz穩定的設定值,依每個人硬體週邊的不同或是體質差異,超頻時可能需再做調整
不過大方向至少是這樣沒錯,提供給有需要超頻的使用者做為BIOS設定參考

超頻效能
CPU
100 X 50 => 4998.9MHz 全速1.416V
DDR3 1866.4 CL8 10-9-27 1T
1.600V

Hyper PI 32M X 4 => 11m 52.875s
CPUMARK 99 => 771


Nuclearus
Multi Core => 32119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8.95/18694


CrystalMark
2004R3 => 341127


CINEBENCH
R11.5
CPU => 9.74 pts
CPU(Single Core) => 2.03 pts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7.8


PCMark
Vantage => 24126


超頻後在單核執行緒的效能增加約30%,多核執行緒增加約40%以上的效能,表現令人滿意
2700K在5GHz的效能也應該是目前市場上4
Cores CPU的效能頂點
未來能超越的應該也只有自家LGA 2011平台的Sandy Bridge-E或明年後推出的Ivy
Bridge

DRAM頻寬測試
DDR3 1866.4 CL8 10-9-27 1T
ADIA64 Memory Read -
22805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4680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5963 MB/s


Sandy
Bridge架構對於DRAM頻寬的提升不少,雙通道平台就已經可以跟X58的三通道效能匹敵
再來就是DDR3的頻寬提升主要是時脈方面,1600拉到1866後,約有10~20%左右的頻寬提升
LGA
1155在這方面的高頻寬表現,對於系統效能的提升也會有一定的助益


溫度表現(室溫約26度)
系統待機時 -
36~42


CPU全速時
- 76~80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超頻讓待機時溫度提升了一些,基本上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全速時的溫度提升不少,這也是Sandy
Bridge架構在5GHz高時脈會發生的狀況
所以在溫度上的壓制顯得相當重要,對於散熱器的能力也是一項考驗,先前使用頂級空冷大約是90度左右
使用CORSAIR
H80水冷表現的很好,壓在80度以下也是多數使用者可以接受之超頻溫度
BIOSTAR在CPU電壓控制可以再加強,待機1.512V與全速1.416V雖然有助超頻後的穩定度,但波動範圍有些大。

耗電量測試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軟體時
- 103W


CPU全速時
- 239W


關掉C1E節能之後,加上超頻後的功耗同時會增加不少,在待機時已經超過100W
全速時的功耗會再增加136W左右,若以5GHz的時脈與效能來看,此耗電量表現還不算太高
但依對手目前32nm
4Cores/8Cores的高耗電量做為對照組,Intel在32nm製程的耗電量算是表現的很優秀


想要發揮2500K、2600K與最新的2700K三款不鎖頻CPU的超頻效能,必須選擇P67或Z68等兩款晶片組
P67在市場上也降到很合理的價位,對於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是個負擔較低的MB選擇
但Z68同時擁有P67超CPU倍頻與H67顯示輸出的兩款晶片組主要功能,也是目前LGA
1155功能最完善的一款晶片組。
LGA 1155平台的價格也不像LGA 1156或LGA
775剛推出一年內那麼高價,上市沒多久的Z68現今價位也算是合理。
加上Z68擁有獨家的SSD加速功能,對於手邊有小容量SSD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個加快系統效能的好功能
若要個人選擇的話,應該會多加一些預算直接攻頂選擇Z68
MB會比較恰當



BIOSTAR在TZ68K+的價位與其他品牌入門P67的價格差不多,這部份明顯讓C/P值提高很多
超頻能力也在相當高的水準,加上支援UEFI圖形介面與八相供電的優勢,是一款值得列入考慮的Z68
如果在USB
2.0數量可以再增加或加強CPU掉壓方面,將會是一款很超值的高效能Z68
MB

Intel在Q4將推出2700K,應該是用來取代2600K佔據LGA
1155最高等級CPU的地位
雖然2700K只增加100MHz,不過據網路上資料指出,在價格上只有高出10幾塊美金
超頻5GHz所需電壓與windwithme分享過的2600K其實差不多,都落在1.4V左右而已
十一月Intel將推出更高階的LGA
2011平台,X79搭配CPU的價位會比2700K搭配Z68還高上許多
當今市場上C/P值較高的中高階平台還是Z68搭配2500K或是2600K/2700K這幾種組合
個人認為已擁有2600K的使用者不太需要再升級,如果近期考慮入手2600K的消費者,不如再等一下2700K的市場消息。
以上是小弟超頻調效與分享i7-2700K的許多心得,提供給有需要的使用者做為參考

如果小弟的分享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我按個推,感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