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以自身的親身使用經驗來分享每一款3C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扮演著什麼樣的定位,以設計、用料以及優缺點等各項環節分享,提供網友或消費者在選購前更精準的產品分析。 In current tough competitive market, you should know the product position, design concepts, components usage, pros and cons before you buy it. I would like to share my own experience to help you before making right decisions.
星期二, 12月 14, 2010
2010中低價位PC裝機組合參考-AMD平台超頻高效能教學篇
近年來PC的消費市場有著越來越縮小的狀況,探究其原因不外乎NoteBook的普及
再加上NetBook、Apple iPad等多款產品陸續上市,對於電腦許多人只要求能上網或收發Mail功能。
不過在網路上討論如何DIY PC裝機的話題,到目前為止都還是相當地熱門
許多消費者購買前會依自己的預算與用途來做功課,DIY出最適合自己的PC電腦主機
身邊經常也會有朋友或網友來詢問小弟,在多少預算內或是要玩哪種3D GAME該怎麼組比較好
對於入門PC的要求大概分為以下兩種
第一類就是主要使用MB,規格為All in one,連同VGA功能也使用內建GPU
價格上希望盡量便宜,產品大多挑入門級就好,預算大約在台幣11000~13000元左右,約美金365~431元。
第二類就是要有獨立顯示卡,為了玩某種3D Online Game
價格上還是希望盡量便宜,產品挑選依然是入門級就好,預算大約在台幣14000~16000元左右,約美金465~531元。
但在我個人的觀念中,還是會建議再加一點預算,否則經常碰到某款硬體在價格上只差個台幣幾百元
像是VGA、HDD的效能、用料或是規格有機會升個1~2級以上,也可以讓這台PC主機在使用者身邊撐比較久。
有關於這類型的文章,基本上windwithme希望每年都能分享一篇來讓網友們參考
上次分享的時間在2010年初 - Intel年度超值Micro ATX主機搭配Core i3-530原廠空冷超頻解析
近一兩年來AMD平台都是以平價為主打,在多核心CPU的低價策略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
此次主題將以台幣16000元左右(約美金532元)的預算,來搭配高C/P值的PC主機,讓有需要者做為參考。
CPU處理器方面
選用目前當紅的入門X4 CPU - AMD Athlon II X4 640
3.0GHz、45nm製程、L2總共2MB快取,Revision C3
近期有推出X4 645的新版本,但是價位上有些落差,加上645也只提升到3.1GHz
考慮後還是選擇C/P較高的X4 640做為主角CPU,價格約2950元台幣,折合美金約98元左右
內容物
產品說明書、貼紙、原廠散熱器、Athlon II X4 640
左上方為散熱器底部,全鋁材質,在底部附上散熱膏
右下為AMD Athlon II X4 640,AM3腳位並且同時相容於AM2+,AMD平台擴充性較高
記憶體DRAM方面
DDR3價格近期持續探底,市場紛紛開始有許多4GB DDR3開賣
如果預算夠加上未來會使用到64Bit OS系統的話,選擇4GBX2是目前比較超值的選擇
採用CORSAIR DDR3 1600 4GBX2的版本,雙通道版本,雖然價格比較偏高一些
不過CORSAIR為國際知名品牌加上通過原廠的雙通道穩定度測試,價位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此款價格約4300元台幣,折合美金約143元左右
CORSAIR CMX8GX3M2A1600C9
由於AMD平台在不超頻的狀況,最高可以達到DDR3 1600穩定,故此回選擇1600的DDR3做為搭配
如果預算有限可以改選擇DDR3 1333的版本,或是只需要2GX2的消費者也可以更改搭配
主機板MB部份
在組AMD平台會考慮到的晶片組一般來說會有兩種
在內建GPU晶片組方面大概就是880G與890GX,前者880G的價格比較低,市場上有眾多品牌的選擇
使用GIGABYTE推出的880GMA-UD2H,搭載新版南橋SB850,擁有SATA3與NEC晶片中的USB3.0技術。
此款價格為3500元台幣,折合美金約116元左右
GIGABYTE GA-880GMA-UD2H產品全貌
CPU供電為4+1相
2 X PCI-E X16,支持ATI Hybrid CrossFireX技術,最高頻寬為X16+X4
音效晶片Realtek ALC892,支援7.1聲道與Dolby Home Theater杜比音效環繞技術
同晶片組系列也有880GM-UD2H,南橋改為SB710,少了SATA3/USB3的技術
此款市場價位比880GMA更低,大約便宜台幣約600元,折合美金約20元,也很符合追求C/P的消費者
Power Supply電源供應器部份
使用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400W,HCG系列為Antec最新的產品線
此款價格約2490元台幣,折合美金約83元左右
80Plus銅牌認證、主動PFC設計、12公分低噪音散熱風扇,保固為三年
如果是純粹想當文書機,以後也不會另外加裝VGA的話,也可以考慮400W以下的PSU產品
HDD使用WD長青款640AAKS,效能不是很出色,但價格便宜是主要優勢
先前個人購買過WD的15EARS,平均效能只有75MB/s,與本篇測試中的640AAKS效能差不多
如果有更高容量的需求,目前1T~1.5T的HDD價格也只高一些而已,只是要先對效能做點研究功課
以上這些產品搭配並非絕對,如果效能需要不高,也可以選擇更便宜更入門的產品
相對的若對效能需求比較高,當然可以買更高一階的產品來搭配
依自己的需求、預算或品牌喜好來挑選自己喜歡的配備,這才是DIY主機的最大樂趣!
測試平台
CPU: AMD Athlon II X4 640
MB: GIGABYTE GA-880GMA-UD2H
DRAM: CORSAIR CMX8GX3M2A1600C9
VGA: ATI Radeon HD 4250
HD: WD 640AAKS 640GB 7200轉
POWER: 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400W
Cooler: AMD 原廠散熱器
預設效能測試
CPU 200.9MHz X 15 => 3013.7MHz
DDR3 1607.4 CL9 9-9-24 1T 1.400V
Hyper PI 32M X4 => 23m 50.367s
CPUMARK 99=> 393
Nuclearus Multi Core => 13227
Fritz Chess Benchmark => 14.94/7172
CrystalMark 2004R3 => 153603
CINEBENCH R11.5
CPU => 3.40 pts
CPU(Single Core) => 0.87 pts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7.3
PCMark Vantage => 6222
CPU效能因為X4 640預設值已經達到3.0GHz,對於一般用途應該都可以輕鬆勝任
轉檔方面也有四核心的多工加持,效能也會有水準以上的表現
有關原廠散熱器在搭配BIOS用轉速控制大約1670轉,噪音表現相當地安靜
若使用全速運轉的話,轉速會拉到3260轉左右,裸機測試時聲音略大,裝入機殼後的噪音值還算可以接受。
溫度表現
系統待機時 - 28~31
CPU全速時 - 62~65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待機時的溫度表現很低,這方面的數據讓人滿意
在全速時達到62度左右,以裸機測試的環境來看,溫度算是偏高
X4 640所附原廠風扇略為單薄,也許是造成全速溫度較高的主因之一
耗電量測試
系統待機時 - 59W
CPU全速時 - 150W
以X4 CPU 45nm製程的耗電量來看,這樣的耗電量表現雖然不能說非常好
但也是在水準以上,稱得上是較為省電的平台,希望AMD未來能快點導入32nm才能有更好的低功耗表現。
3D效能
內建GPU ATI Radeon HD 4250 560MHz
3DMARK 2006 => 1757
3DMARK VANTAGE => P302
CPU SCORE => 9919
GPU SCORE => 228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024 X 768 => 20.87FPS
這幾年AMD的另一優勢在於晶片組內建的GPU效能比其他晶片組還要高一些
以上的3D效能雖然比一般入門VGA還要低上許多,但是對比於其他內建GPU晶片,還能算是不錯的3D效能。
另外880G內建ATI Radeon HD 4250的3D效能,與自家890GX HD 4290比大約低20~25%左右
BIOS方面的超頻設定
主要BIOS調效選單,簡稱M.I.T.
CPU外頻如果設定為300MHz,一般都要修改CPU NorthBridge Freq./HT Link Frequency中的設定
建議都設定成X7,也就是2100MHz,會有助於拉高CPU 300MHz後的穩定性
電壓頁面
DRAM Voltage control 1.300~2.500
CPU NB VID Control -0.600~+0.600V(0.025V)
CPU Voltage Control -0.600~+0.600V(0.025V)
Memory要看DRAM的體質,範圍中設定CPU/DDR3比例為300/1600
CPU Voltage Control/DRAM Voltage Control為超頻時依體質來加壓的項目
如果300MHz不夠穩定的話,可以將NB Voltage Control加到1.3000V試試
DDR3參數設定為CL7 8-7-24 1T
內建ATI Radeon HD 4250設定頁面
最高可以分享到主記憶體512MB,並且將時脈從560MHz超頻到830MHz
CPU Unlock為X2/X3 CPU有機會開核到X4的選項
CPU Core Control為更細部的使用核心功能,如果碰到X2不能開到X4穩定
也可多一個選擇機會,將X2開成X3看是否可以穩定使用
PC Health Status
以往個人使用785G.790GX或是最新的890GX的經驗來說,AMD CPU超上300MHz機率並不低
對於BIOS選項設定與DRAM除頻的比例多加注意,300MHz俱樂部將歡迎各位AMD平台使用者的加入
DDR3頻寬比較
DDR3 1607.2 CL9 9-9-24 1T 1.400V
ADIA64 Memory Read - 9205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2044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10903 MB/s
DDR3 1600 CL7 8-7-24 1T 1.600V
ADIA64 Memory Read - 9557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2588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11545 MB/s
AMD從幾年前的K8架構就開始把Memory Controller內建在CPU內
當時確實造就更好的頻寬與更高的DRAM時脈,在幾年後的時過境遷,終也已經跟不上對手Core i系列的效能。
測試中的CORSAIR DDR3體質相當不錯,在原廠規格上的DDR3 1600 CL9只需要1.400V就可以穩定
改為DDR3 1600 CL7 8-7-24高效能的參數值,也只需要1.600V即可以跑完所有測試項目
超頻效能測試
CPU 300MHz X 12 => 3599.8MHz
DDR3 1607.4 CL9 9-9-24 1T 1.400V
Hyper PI 32M X4 => 20m 28.284s
CPUMARK 99=> 463
Nuclearus Multi Core => 15673
Fritz Chess Benchmark => 17.56/8428
CrystalMark 2004R3 => 185249
CINEBENCH R11.5
CPU => 3.86 pts
CPU(Single Core) => 1.01 pts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7.4
PCMark Vantage => 6314
X4 640預設值3.0GHz對比超頻後的3.6GHz,前幾個軟體的效能大約有20%的效能增進
Windows體驗指數沒有明顯的提升,或是說超過7分以後,能提升的分數已經有限,畢竟最高只到7.9分。
PCMark Vantage為綜合多方面的測試軟體,在效能上也沒有太顯著的提升
以原廠散熱器來說,長時間使用大約超頻到3.6~3.75GHz使用會比較穩定
溫度表現
系統待機時 - 32~34
CPU全速時 - 64~66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由測溫軟體的顯示結果,超頻後的待機與全速溫度,只比超頻前大約高出2~4度左右
超頻後溫度的表現比起預設值的溫度較為偏高還要好上一些,也許這是AMD 45nm的特性?!
耗電量測試
系統待機時 - 68W
CPU全速時 - 204W
待機時耗電量比超頻前高出9W左右,全速時耗電量比超頻前高出54W左右
表現還算不錯,因為超頻時加高CPU電壓,也提升時脈,故耗電量增進沒有預想的還要大
3D效能
內建GPU ATI Radeon HD 4250 830MHz
3DMARK 2006 => 2138
3DMARK VANTAGE => P417
CPU SCORE => 11567
GPU SCORE => 315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024 X 768 => 25.88FPS
ATI Radeon HD 4250把時脈從560提升到830MHz以後,在以上三個3D軟體都有近30%的效能提升
880G應付一般簡單的3D軟體或遊戲應該都還可以順暢,若日後有需要碰到重量級3D軟體的話,還是建議買張VGA來升級。
測試中覺得比較可惜莫過於對於新版C3 X4 CPU,查過網路資料後好像無法再開啟L3 Cache
雖然在以前的使用經驗,有無L3 Cache雖然對於多數軟體在效能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有機會能開啟L3 Cache對於消費者來說使用上爽度會大幅地增加,這是C2與C3版本的不同處
當然C3版本也不全然是缺點,網路上有資料指出C3對於記憶體的相容性比較佳,有助於DDR3超頻或是調整更佳的參數。
個人使用經驗覺得同電壓時,C3超頻範圍也比C2提高約100~200MHz
AMD這幾年來的策略,看得出來主要在於中低價位的市場,CPU與Chipest以較低廉的價格來搶攻市場。
中階以上的市場,因為單核心效能不如對手Core i系列那麼高,DDR3超頻時脈與效能也比較低
希望日後可以看到AMD K10以後的新架構會不會來個大更新,但目前AMD還是以多核心走平價的路線。
再去購買Case、DVD燒錄機就可以組成一台PC主機,價位大約在台幣16000元左右
對於產品價格、效能高低或是品牌喜好,消費者可以再經由自己的喜好或預算做調整
如果日後3D效能已經不敷使用,也可以再花費台幣2000~3000元做一個3D效能升級
這樣DIY的PC應該不失為一種效能在中上,價位落在中下的AMD PC電腦選擇
分享完AMD 2010年中低階平台後,我也希望有空能盡快分享一篇Intel平台的文章
因為接近年底了,此篇Intel入門平台的文章將在年底或是2011初做分享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小弟windwithme的原創分享文,感謝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3 則留言:
非常詳細說明,了不起的測試工作,值得參考。
謝謝您,感恩。
按照你的菜單配了一台
但還沒超頻>"<
不錯的分享!
感謝您.......
您好
我想問一下 你超到3.5G
能夠跑完測試應該是蠻穩的
你測試下來最高溫度多少?
只用原廠風扇夠嗎
會不會有過熱的現象?
超到3.5
記憶體一定 要到1600嗎
幾天後會到一台
x4 465
想測試超超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