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05, 2010

高效能ITX平台架構解析-Intel Core i5-655K空冷超頻5GHz達成





以往提到ITX平台給人的印象不外乎有這幾點,例如不容易在一般市場買到

或是MB價位較高並且搭配的晶片組是主流的前一兩代產品

還是使用NoteBook CPU腳位或是SO-DIMM腳位設計,容易讓購買ITX平台的花費再往上提升。



今年初Intel發表32nm Core i3/i5 CPU的同時,也推出H55/H57兩種晶片組做為搭配

加上許多MB廠也推出此LGA 1156平台的ITX MB,價位上也較以往ITX MB便宜一些

新規格的ITX MB搭載PC規格CPU、DDR3配備,以至於讓ITX產品的入手較為方便也較為平價。







本篇主要是介紹運用新一代的產品來打造高效能的ITX平台

首先看到的零組件就是CPU,為Intel新推出兩款不鎖頻K系列之一Core i5 655K





左方為產品說明書,右方為655K CPU本體

比較特殊的是655K與875K相同,包裝內並沒有附上散熱器

Intel應該是希望不鎖頻的CPU產品,可以讓消費者自行去選擇散熱能力高的Cooler搭配。





時脈為3.2GHz,支援Turbo Boost技術,最高可達到3.46GHz效能

實體2 Cores並且有Hyper-Threading技術,一共可達到4執行緒,簡稱2C/4T

32nm製程,L3 Cache共有4MB





CPU背面設計經常可以看出每個版本或是系列在設計上的不同

將GPU直接內建於CPU內,時脈為733Mhz





MB搭配GIGABYTE推出的H55N-USB3





2oz純銅電路板、USB 3.0、USB 三倍力電源供應、On/Off Charge功能是其優點

2 X DIMM DDR3,支援800/1066/1333/1600(OC),最高DDR3容量可以支援到8GB





1 X PCI-E X16 支援X16運作,提供使用者在Case內加裝Low Profile VGA擴充

Realtek ALC892,支援7.1聲道與High Definition Audio技術





24 + 4-PIN電源輸入的位置

4 X 藍色SATAII,H55提供,SATA2規格,不支援RAID功能





IO

1 X DVI-D

1 X HDMI

1 X D-SUB

2 X USB 2.0(黃色)

2 X USB 3.0(藍色)

1 X eSATA/USB 2.0共用(黃色)

1 X S/PDIF 光纖輸出





USB 3.0的晶片使用NEC D720200F1





以用料跟規格來看,市場售價約台幣4000元,折合美金127元

由於消費市場可以買到的ITX MB大約只有3款左右,比較後H55N-USB3的C/P值算是相當不錯。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655K

MB: GIGABYTE GA-H55N-USB3

DRAM: CORSAIR DOMINATOR CMD8GX3M4A1600C8

VGA: Intel Clarkdale 733MHz

HD: CORSAIR Force SSD 60GB

POWER: Thermaltake ElementQ 220W

Cooler: Intel Cooler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Case方面裝入Thermaltake ElementQ做超頻狀況實測

產品尺寸長寬高 130 x 220 x 330 mm





左方為內附220W SFX PSU,可以安裝2個3.5吋裝置與1個5.25吋裝置

ElementQ的設計主打靜音,不過如果能有系統散熱風扇,對內部的熱對流應該很有幫助





因為H55N-USB3設計位置比較特殊,導致ElementQPower/Reset的線材不夠長無法安裝

雖然MB、CASE都是C/P值很不錯的產品,但消費者在選購此兩款產品做搭配前,需要注意這個細節。

裝機測試中會以先開機再蓋上機殼,再以超頻狀態來測試OC多少的範圍是可以長時間使用



效能測試

CPU 200 X 20 => 4000.4MHz 1.216V

DRAM DDR3 4GB 1600 CL8 8-8-24 1T

GPU 733MHz 64MB



Hyper 4 X PI 32M=> 15m 11.167s

CPUMARK 99 => 626





Nuclearus Multi Core => 15752

Fritz Chess Benchmark => 15.19/7293





CrystalMark 2004R3 => 198722





CINEBENCH R11.5

CPU => 3.36 pts

CPU(Single Core) => 1.35 pts





PCMark Vantage => 15310





將655K OC到4GHz穩定,全速的溫度落在70幾度左右,溫度控制在還算可以接受的範圍

不蓋機殼側板的話,原廠Cooler也可以OC到4.3GHz極穩定,但此時全速溫度會超過90度

個人希望以在機殼內實際做超頻,取得一個穩定度、溫度與效能的平衡點

試了很多超頻組合之後,最後以4GHz來達到在封閉環境內可以長時間使用的時脈





現階段可以想到增加系統整體效能最佳的利器應該就是SSD

搭配CORSAIR FORCE SERIES F40,希望能讓這ITX小主機可以發揮更高的效能





尺寸為2.5吋,代號為F60,最高效能可達到285/275 MB/s

Random 4K寫入效能可達50000 IOPS,大幅改善以往SSD在4K寫入的效能





ATTO DISK Benchmark超過16k以上測試時就達到最高讀取286.1 Mb/s,寫入266.8 MB/s

EVEREST File Benchmark超過512k以上測試時就達到250 MB/s以上的效能





EVEREST Linear Read Average 235.1 MB/s

AS SSD Benchmark

Seq Read - 200.00 MB/s Write - 44.00 MB/s

4K-64Thrd Read - 102.03 MB/s Write - 56.93 MB/s





近期SSD在市價有些許下滑,在產品效能方面也因為控制晶片不同而越來越高

少數高階SSD也已經快接近SATA2的300 MB/s頻寬,未來SATA3普及後會使市場更加熱鬧

ITX平台使用CORSAIR F60讓整體開機速度或是程式、檔案開啟存取的時間可以大幅的縮短。





再來使用開放式平台來測試更高的超頻效能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655K

MB: GIGABYTE GA-H55N-USB3

DRAM: CORSAIR DOMINATOR CMD8GX3M4A1600C8

VGA: Intel Clarkdale 733MHz

HD: CORSAIR Force SSD 60GB

POWER: ANTEC Neo ECO 400C

Cooler: Mega Shadow Deluxe Edition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BIOS超頻設定

調整CPU倍頻、時脈與DRAM除頻選項的頁面

超高外頻時,將QPI Clock Ratio改成X44穩定性較佳,效能也不會有明顯的落差





CPU相關技術選項

C1E為省電降頻功能,在CPU使用率不高時,會自動降頻降壓來運作

Intel Turbo Boost與C1E相反,在CPU負載不高時可以再往上加速的技術





DRAM設定頁面,支援X.M.P.自動超頻技術





DDR3參數設定頁面





電壓頁面

Load-Line Calibration

CPU Vcore 0.50000~1.90000V

QPI/Vtt Voltage 1.050~1.990V

GraphicsCore 0.200~1.800V

PCH Core 0.950~1.500V

CPU PLL 1.000~2.580V

DRAM Voltage 1.300~2.600V





比較GIGABYTE Micro ATX H55的BIOS選項,H55N-USB3的BIOS選項數量與電壓範圍一樣豐富。

整體超頻能力也很優秀,可以輕鬆將655K超上到200MHz穩定,Vtt電壓也不需要太高

以上為200/1600穩定的超頻比例,依幾款配備體質不同可以再做微調的動作

此設定值提供給有需要的使用者做為參考



效能測試

CPU 200 X 23 => 4600.4MHz 1.376V

DRAM DDR3 4GB 1600.2 CL8 8-8-24 1T

GPU 733MHz 64MB



Hyper 4 X PI 32M=> 13m 46.692s

CPUMARK 99 => 718





Nuclearus Multi Core => 18083

Fritz Chess Benchmark => 17.136/8333





CrystalMark 2004R3 => 217668





CINEBENCH R11.5

CPU => 3.83 pts

CPU(Single Core) => 1.55 pts





PCMark Vantage => 15924





改裝高階CPU散熱器後,超頻到4.6GHz通過各種測試不是大問題,直接提升10~15%左右的效能

655K因為是2 Cores,在超頻範圍比起4或6 Cores CPU還要高,先前分享過的660/661也可以達到4.6GHz。

當然這一部份也歸功於導入32nm製程之後,更有效降低發熱量、降低耗電量並同時拉高CPU時脈



DRAM頻寬測試 - DDR3 1600 CL8 8-8-24 1T  

CPU OC 4GHz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5180 MB/s

EVEREST Memory Read - 12050 MB/s





CPU OC 4.6GHz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5232 MB/s

EVEREST Memory Read - 12125 MB/s





可以由以上的測試看到不同的方面,655K新架構不同於以往的Core 2 Duo架構特性

以往LGA 775的平台會依CPU時脈越高,同時也會提升到DRAM的頻寬

LGA 1156平台把Memory Controller內建在CPU內,此時CPU時脈高低,DRAM效能沒有太大差異。

不過也因為這種設計,LGA 1156基本的DRAM頻寬也比LGA 775高上2~3成左右

這是LGA 775平台把CPU時脈拉到再高,也很難追上LGA 1156的DDR3頻寬



溫度表現

系統待機時 - 40~41





CPU全速時 - 71~73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待機時的溫度不高,全速溫度到73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使用這樣的散熱器等級,如果安裝在機殼內,CPU溫度會再提升一點

但還是可以讓使用者在長時間使用的允許溫度範圍內



耗電量測試

CPU 4GHz

系統待機時 - 62W





CPU全速時 - 100W





CPU 4.6GHz

系統待機時 - 68W





CPU全速時 - 130W





超頻到4G或4.6G時,待機的耗電量都很低,不超過70W

全速時落差較大,不過最高也落在130W左右,算是相當省電的平台

如果CPU在預設值3.2GHz的話,待機與全速耗電量相信會更低上許多



最後就是把CPU電壓加到1.488V,655K空冷依然可以達到5GHz高時脈





CPUZ官網認證

Intel Core i5 655K OC 5G / windwithme



今年一月時小弟將Core i5-660/661兩款CPU OC到5GHz後,現在使用655K照常可以達到空冷5GHz

而且655K在5GHz進入OS桌面的電壓又更低,只需要1.488V,可見得Intel在CPU良率上也有所進步。







自從Intel在2010年初推出LGA 1156新的架構後,以2 Cores CPU加上內建GPU的功能

讓ITX的市場在價位、效能與市場有了新的選擇,CPU可以搭配的系列也相當豐富

分別有Core i3-530/540、Core i5-650/660/661/670/655K等數種組合

價位方面也可以依消費者的預算來選擇,這方面選購彈性增大許多



MB方面在年初有DFI LANPARTY MI P55-T36上市,前幾個月有ECS H55H-I推出

到這次測試中的GIGABYTE GA-H55N-USB3,這三款ITX MB也都打破以往此類產品的印象。

全部強調與超頻能力、豐富的BIOS選項,使用起來的效能不輸Micro ATX或ATX的MB





近年來不管是NooteBook或是Desktop PC都有體積越來越小的趨勢

像是PC方面,以前一般尺寸使用ATX,想要使用小尺寸的主機直接會想到改用Micro ATX的規格。

這兩年MB產品又往更小尺寸ITX邁進,許多MB廠也開始推出不少相關產品

在加上Intel主推一系列的Core i3/i5 CPU,32nm製程與內建GPU技術

讓這一年來,ITX的能見度有些許提高,希望未來ITX產品可以越來越普及,各家品牌都可以加入競爭。

讓消費者可以在一般消費市場選購體積更小的PC,節省居家空間外也可以兼顧到PC效能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