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12, 2012

高解析度IPS面板與豐富配件之SKY Vega LTE A820L開箱分享



說起韓國手機品牌,多數人的印象大都是SAMSUNG或是LG兩個常見的品牌
以往傳統手機或這兩年流行的Android手機,此兩個韓系品牌在日常生活中都相當常見
近期在台灣或大陸網路討論中,出現第三個韓系品牌手機,而且網路討論率越來越高
此品牌名稱為SKY,此品牌手機只在韓國或一些英文語系國家上市
SKY前身為Pantech,以前在台灣手機市場上出現過一段時間
後來被韓國電信SK收購,將品牌名稱改為SKY,以上是個人由網路得知的資訊

SKY中文名稱為汎泰,在韓國以外的亞洲地區想要入手可能要藉由去韓國旅遊或網購
產品數量比起一些大品牌來說並不多,SKY並不走機海戰術,主打高階手機市場
本回入手的型號為A820L,另一個名稱也Vega LTE EX,為SKY在2012年1月推出的高階手機
外包裝與其他兩個韓系品牌高階款差不多,使用體積不大但紙質相當厚實的外盒


打開後手機是放在最上方,外膜已經印著IPS的字樣,也就是Android手機中極為少見的面板
4.5吋解析度1280 X 800,目前許多頂級機種也只達到1280 X 720的規格


外盒底部標示型號Vega LTE A820L與其他相關的技術


三隻A820L一起合拍,左邊為新機背部,右邊為新機正面,中間為有螢幕保護貼後的使用外觀


內部配件
簡易說明書、原廠螢幕保護貼、數位電視天線(台灣無法使用)、兩顆原廠電池、旅充與座充
韓國內銷手機在配件內容相當豐富,不同於一般市場上大品牌手機只有一電池一旅充的附件
尤其是原廠保護貼在用料上比另外加購的螢幕保護貼還要好上一些


A820L安裝保護套之正面外觀,為什麼是白色機身配黑色保護套?!...其實是寄錯顏色XD
螢幕顯示為英文界面的原廠軔體狀態,只提供英韓兩種語系


保護套之背面外觀,保護性與質感都還算不錯,但如果是白色會與A820L機身更為搭配


A820L無蓋背面配置
中間上方為NFC金手指,再來是microSD與Sim卡插槽


電池容量為1780~1830mAh
白色塑膠盒可放入電池當座充或當成第二顆電池的收納盒


也可以當成手機立架使用


4.5吋IPS面板搭配1280 X 800高解析度
像素密度為335ppi,如此的高畫質目前個人只在New iPad上有見識過
最高亮度為550nit,亮度規格也是相當地高,在戶外陽光強烈的環境也可以看到螢幕內容


SKY近一兩年的高階機種大多為黑白兩種色系,此回A820L也不例外
機身尺寸為12.35 x 6.975 x 0.965cm重量為136.15g


SKY在今年一月多推出A820L,對於四個角落外框使用圓弧型設計
同為韓系品牌的SAMSUNG在五月多推出S3也開始使用類似的外觀
近期發表的5.5吋大螢幕Note2在外型上也走類似的設計路線


正面下方的配置
左方選項按鍵、中間為SKY字樣的Home功能按鍵、右方為返回按鍵
下方聽筒設計為圓型網狀,在充電時會依電量不同發出不同顏色的呼叫燈號
圓型網狀下方的白色邊條使用一段時間用手摸會有微小的空隙,但外觀看不出來


正面上方的配置
A820L把聽筒與喇叭設計在同一個位置,外觀設計相當有質感
優點是通話中聲音相當大,缺點是使用喇叭在撥放音樂時音質較差一點
右方為200萬畫素前置相機,左方為環境光源或手勢控制感應孔


背面上方的配置
白色背殼閃爍著許多顏色的條紋更添質感與美觀
相機800萬畫素並附有LED補光燈設計,整體拍照品質還不錯,但畫質比SONY手機還差一點


背面下方的配置
底部凹槽為開啟背蓋時使用,機身四周圍繞著銀色邊框,韓系手機較常看到此設計
SKY銀邊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個人沒有發現掉漆或刮痕,這部分用料品質有比其他品牌好


背面左方的配置
電源按鍵與microUSB規格的充電與資料傳輸埠


背面右上方的配置
音量按鍵、吊飾孔與3.5mm耳機孔


螢幕截圖分享,SKY獨家設計的介面,在色澤搭配上十分搶眼
將原廠軔體刷機成01上熱心網友czh製作的A820L台灣化


1280 X 800高解析度的桌面可依喜好做更換


另外還提供數種桌布模式,A820L在圖型介面比不少品牌還用心




設定頁面


系統使用Android 2.3.5,SKY大約每一個月會更新一次軔體,也希望能盡早改用4.0


選單畫面
共有七頁,拉到第七頁後再往右一頁會跳過第一頁,使用循環式設計
有些Android手機在第一頁或最後一頁就只能往回換頁


如果停在第七頁某個軟體中再跳出還是會停在第七頁
有些Android手機從APP軟體中跳出會自動回到第一頁選單
A820L以上兩點的設計比較方便操作也節省使用時間


效能測試
網路使用Hinet 50M / 10M,開啟Wi-Fi連線
SPEEDTEST.NET => 13ms / 35570kbps / 10175kbps


CPU採用Qualcomm MSM8660雙核心CPU,時脈為1.5GHz
RAM 1GB / ROM 16GB,在硬體規格方面都屬於高階機款等級
基本上效能與搭載Qualcomm MSM8260手機表現幾乎一樣
差別在於Qualcomm MSM8660支援4G LTE技術,台灣目前尚未有此種高速網路規格
安兔兔評測 - 6591


Vellamo Score - 1272


CF-Bench


Smartbench 2012


這兩年自從SamrtPhone在手機市場慢慢成為主流以來,硬體也開始變成發展方向之一
以個人使用經驗來看,雙核心1.5GHz應該是目前較為恰當的配置
除非未來28nm CPU在溫度與耗電量有大幅度降低,否則舊製程的四核心溫度與耗電還是偏高
在"行動裝置"有限的電池容量與貼身使用的特性中,應該要顧及耗電量與溫度的表現
此外手機使用四核心的軟體應用率不算太高,個人覺得雙核1.5GHz在軟體上發揮效率較高

額外加購的皮套為橫向翻蓋使用,如果是直立翻蓋設計對於接聽電話較為方便


軟式塑膠保護套與硬式保護殼的不同處,在於軟式上下機頂會有包覆到,而且軟式會比較厚重
白色機身使用白色保護套在外觀配色上會比較有一致性


白色SKY Vega LTE A820L與櫻花粉Sony Ericsson Xperia arc S
可以看出4.5與4.2吋螢幕大小的差異,arc S因剛購入還沒有貼保護貼


SKY Vega LTE A820L
優點
1.外盒包裝與機身設計都相當具有質感,配件方面比許多品牌還要豐富許多
2.4.5吋IPS面板在色澤真實度上表現很好,此外1280 X 800也為一大特色
3.雙核1.5GHz、RAM 1GB與ROM 16G,在效能上相當夠用
4.電池續航力還算不錯,非重度使用環境有機會可以挑戰2~3天的使用時間
5.SKY原廠軔體更新快速,自家的介面與桌布設計精美
6.網購的價位比台灣中階手機還低,C/P相當地高


缺點
1.使用台灣電信可能會因SIM卡相容性不夠好而有重開機狀況,新版軔體已改善許多
2.機身下方的邊緣處容易有些微間隙
3.相機畫質與連拍功能還有加強空間
4.還在等待Android 4.0更新



效能比 ★★★★★★★★★☆ 85/100
用料比 ★★★★★★★★★☆ 86/100
規格比 ★★★★★★★★★☆ 88/100
外觀比 ★★★★★★★★☆☆ 80/100
性價比 ★★★★★★★★★☆ 90/100

對於手機此種行動裝置的3C產品,個人首重外觀設計與螢幕表現
使用IPS面板搭配高解析度確實讓人使用起來相當愉快,白平衡準確也讓色彩表現更好
而在SKY Home介面或是一個多月更新一次軔體的服務,個人感覺是韓系品牌中最用心的一個品牌
以上也是windwithme比較功課做很久才決定購入第一款韓系品手機的主因

SKY在六月份推出Vega Racer2,型號為IM-A830,使用4.8吋與Qualcomm MSM8960 CPU
硬體規格做部份進化,但因非IPS面版與虛擬按鈕(會使螢幕可用範圍與4.5吋差不多),導致網路討論並不多
而七月份推出的Vega S5,型號為IM-A840,5吋大螢幕搭配IPS面板,相機提升到1300萬
機身重量也只有140g左右,S5在硬體規格上相當地優秀,是一款可以期待的新世代手機
等日後S5降價或是有熱心網友分享繁體中文刷機,有機會的話小弟會再考慮購入分享

接下來是未來將分享的GIGABYTE G1.Sniper M3


未來有時間也會分享SONY Xperia ion LT28i,六月中首批購入版會附贈行動電源
八月多也已經推出LT28h新增紅色版本,身邊也有朋友購入,是款質感很出色的高階手機
如果小弟的分享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我按個讚,感謝  

星期二, 9月 04, 2012

規格與用料兼具的入門級Z77 - FOXCONN Z77A-S超頻分享



Intel在四月份所推出的Ivy Bridge新架構,依然延用上一代LGA 1155規格
對於已有LGA 1155 Sandy Bridge平台的使用者來說,未來硬體的擴充性會較高
而Ivy Bridge最高階的晶片組為Z77,在價格方面比以往幾代產品還要平價許多
才推出三個多月,許多MB品牌把ATX Z77入門MB價位降到約110~130美金左右
也許因為2012年全球景氣大多不好的狀況,價格的競爭對消費者將更有實質意義

FOXCONN MB在台灣能見度比較低,對於許多網友來說會較為陌生
本回要分享的為FOXCONN Z77A-S,屬於自家平價系列的產品線
富士康高階MB系列為Quantum Force系列,先前個人也分享過X79測試
首先看到Z77A-S外包裝,使用較為簡約平實的設計風格


FOXCONN Z77A-S本體
主要為黑與橘色兩種顏色做搭配,PCB還是採用較有質感的黑色
FOXCONN在平價MB市場常看到使用黑、橘、白、藍或黃等不同的配色


ATX規格,尺寸為30.5 X 21.1cm,左右寬度比標準ATX規格30.5 X 24.4cm還要短一點
對於想要Case體積較小能節省房間空間的使用者來說,小一號的ATX可以擁有更多的Case選擇
Z77A-S定位在FOXCONN平價產品線,在外觀用料與設計方面頗有自家Quantum Force的風格


內附配件一覽
左方為簡易說明書,右方為IO檔板、SATA線材與驅動軟體CD


主機板左下方
2 X PCI-E X16,最高支援2-Way AMD CrossFireX
搭載Ivy Bridge CPU時頻寬為Gen3,頻寬為X16 + X4
2 X PCI-E X1
2 X PCI
網路晶片為Realtek RTL8111E
音效晶片為Realtek ALC887,最高可達7.1聲道與High Definition Audio技術


主機板右下方
2 X 橘色SATA,Z77晶片組提供,SATA3規格
4 X 黑色SATA,Z77晶片組提供,SATA2規格
以上可以混合建立 RAID 0, RAID 1,RAID 5及RAID 10,最高效能依安裝的SATA裝置決定
提供裸測平台方便使用的Power / Reset按鈕與LED除錯燈號


機板右上
4 X DIMM DDR3,支援1600/1866/2133/2400(OC),DDR3最高容量可以支援到32GB
支援Extreme Memory Profile技術,下方為24-PIN電源輸入與前置USB 3.0


CPU供電設計為5相,3相Vcore、1相AXG、1相Vccio
若有散熱片會更佳,左上為4-PIN電源輸入
以22nm Ivy Bridge CPU的功耗來看,4相以上已經足夠提供空冷超頻的供電


IO
1 X PS2 鍵盤
1 X D-Sub / DVI-D / HDMI
4 X USB 2.0(黑色)
2 X USB 3.0/2.0(藍色)
1 X RJ-45網路孔
6 X 音源接頭


Z77晶片組採用小型散熱器,實際使用中的晶片組溫度並不高


CPU供電與顯示輸出區域用料


BIOS主頁面
FOXCONN尚未導入UEFI圖型化介面,希望可以擺脫傳統BIOS,盡快看到有自家特色的UEFI


OC Plus為主要調效的功能
CPU選項頁面將Core i5-3570K倍頻拉到43,也就是最高時脈為4300MHz


DDR3參數設定選項,可供每款DRAM不同體質來微調參數,能穩定使用也是最主要的前題
底下設定為DDR3 1600 CL9 9-9-24 1T


電壓頁面
DRAM Voltage 1.307~2.006V
CPU VSA Voltage 0.802~1.501V
OCH Core Voltage 1.009~1.501V
CPU VTT (Uncore) Voltage 1.009~1.501V
CPU VCore Voltage Offset +10~+400mV


Hardware Monitor


因為是入門定位的Z77,此回使用Intel原廠散熱器做超頻分享
先前也有網友希望小弟能分享原廠散熱器的超頻範圍,本篇剛好是個合適的平台
以i5-3570K來說,搭配Intel原廠散熱器在不加電壓與溫度容許範圍下,大約可在4.3GHz穩定
以下會有詳細的穩定度、效能分享與溫度表現,希望提供給有相似平台的使用者做為參考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3570K
MB: FOXCONN Z77A-S
DRAM: Transcend DDR3 1333 4GBX2
VGA: Intel HD Graphics 4000
HD: SanDisk Extreme 240GB
POWER: CORSAIR AX650W
Cooler: Intel原廠散熱器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設定值
CPU 99.8 X 41 => 4290.68MHz
開啟C1E與Turbo Boost之後,時脈會依CPU使用率高低而落在1600~4300MHz
DDR3 1596.6 CL9 9-9-24 1T

Hyper PI 32M X4 => 8m 43.428s
CPUMARK 99 => 676


Nuclearus Multi Core => 25229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6.12/12537


CrystalMark 2004R3 => 321876


CINEBENCH R11.5
CPU => 6.99 pts
CPU(Single Core) => 1.80 pts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6m 38s
x264 FHD Benchmark => 21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7.7


雖然只搭Intel配原廠散熱器,在CPU超頻到4.3GHz穩定通過以上所有測試
在效能表現也比預設值時有不少的提升,對於沒有太多預算加購高階散熱器的使用者來說
使用Intel原廠散熱器超頻到適當的範圍,也有一定程度的效能提升
當然對於追求極限的使用者來說,想達到4.7~4.8GHz穩定使用,必須高階散熱器才能有效壓制溫度

DDR3頻寬測試
DDR3時脈1596.6 CL9 9-9-24 1T
ADIA64 Memory Read - 19250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0590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2166 MB/s


使用常見的入門DDR3 1333超頻到1600,再做參數調效與穩定度皆優化的步驟
Z77A-S在DDR3 1600的頻寬表現很好,Ivy Bridge能達到目前DeskTop中最好的DDR3效能
雖然此款DDR3搭配Z77A-S可以超頻到1866穩定,不過頻寬數據反而是下降
有關於DDR3超過1866頻寬效能,需要藉後續BIOS來修正來達到應有的頻寬

溫度表現(室溫約30度)
系統待機時 - 33~39


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77~84


待機時溫度沒有超過40度,這部份表現還不錯,當然裝入機殼後的溫度會再高個3~5度左右
將i5-3570K超頻到4.3GHz時的最高落在84度,如果再往上拉CPU時脈的話,溫度可能會過高
考量到超頻後長時間使用的環境,使用者可以容許的最高溫度,還是盡量壓在90度以下會比較好

耗電量測試
系統待機時 - 23W


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100W


待機時有C1E省電技術與Ivy Bridge 22nm兩種優勢,讓耗電量只有23W
CPU全速時會因超頻到4.3GHz而拉到100W,不過與Intel以前幾個平台相比下還是相當省電
22nm讓Intel新平台在耗電量表現比以往還要低25%以上

Intel Core i5-3570K內建HD Graphics 4000,也是目前Intel最高階的內建GPU型號
3DMark Vantage => P4118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920 X 1080 => 45.45 FPS


FINAL FANTASY XIV 1920 X 1080 => 729


Ivy Bridge的i5-3570K內建HD4000,上一代Sandy Bridge的i5-2500k則是內建HD3000
同為兩個世代內最高規格的內建GPU,可以看出HD4000比起HD3000進步不少
HD4000在3D效能大約有50~60%的進步,對於需要內建3D效能的使用者來說很有助益

個人比較少分享Case相關,大多是使用超頻裸機測試的環境
以往也有不少網友問過小弟有關Case方面的選擇或搭配
先前看網路分享的Sharkoon T28在C/P值表現不錯,也在此分享一下心得
T28外觀走得是沉穩路線,沒有特殊的線條會加分或減分,個人覺得這樣的外觀還不錯


內部配色分為藍、紅、綠三種,可依每個使用者對顏色的喜好來選擇
前方兩個外接5.25 光碟擴充槽與六個隱藏的3.5 HDD擴充槽
散熱配置有前方兩個與後方一個12公分風扇,對於機殼內部對流相當有幫助


硬體安裝完成後的內部一覽,有些地方的設計讓安裝更加便利
Sharkoon T28在體積屬於中階ATX Case,安裝一般ATX尺寸或文中Z77A-S都沒有問題
此款設計較適合對於擴充性有需求的使用者,如果都使用內顯或配備不多的話
Coolermaster RC360會再節省不少空間,當然Case的選擇還是依需求不同而定
Sharkoon T28目前看到最新版本為T28 Pro2,將前置USB3插槽增加到兩個


FOXCONN Z77A-S
優點
1.Z77A-S在外盒與PCB配色都讓外觀有不錯的水準
2.PCI-E X16 / X1與傳統PCI各有兩個,擴充範圍佳
3.BIOS超頻選項多與電壓範圍廣
4.內建Power / Reset按鈕與LED除錯燈號

缺點
1.BIOS希望能導入主流的UEFI介面
2.BIOS有些地方需要加強,例如增加C1E省電選項或超過DDR3 1866以上的頻寬
3.台灣通路比較難看到FOXCONN平價產品線



效能比 ★★★★★★★☆☆☆ 73/100
用料比 ★★★★★★★★☆☆ 80/100
規格比 ★★★★★★★★☆☆ 80/100
外觀比 ★★★★★★★★☆☆ 77/100
性價比 ★★★★★★★☆☆☆ 72/100

FOXCONN在Intel新世代7系列晶片組共推出9款左右
像是文中Z77A-S使用黑橘配色的也有三款,另兩款為Z75A-S與Z75M-S
Z77A-S與Z75A-S在外觀與規格上幾乎相同,差別在於晶片組的不同
此外Z75M-S為Micro ATX,提供給需要小PC主機的使用者做為選擇

Z77A-S在後方IO與PCI-E介面的擴充規格都相當不錯
對於有更多硬體配備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未來擴充性應該不成問題
這樣的規格在入門級Z77的設計中稱得上是用料還不錯的版本
BIOS不足方面若能再加強,便能增強Z77A-S自身在市場上的C/P值
目前還沒有看到Quantum Force Z77版本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也希望日後FOXCONN不管在高階或平價路線的MB能繼續提供更多的MB選擇

如果小弟的分享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我按個讚,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