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25, 2012

Intel Core i7-3770K與GIGABYTE G1.SNIPER3高階Gaming平台解析




近兩年來DeskTop市場不若從前,對於追求超頻OC的市場比例慢慢地降低
主要是因為目前主流CPU效能已經符合絕大多數應用軟體的需求
另外還有需要較高規格的CPU與晶片組搭配才可以做大幅超頻的動作
不過如果要追求高時脈爽度或要影音轉檔節省更多時間的話,適度超頻依然是一個好方式

DeskTop市場的高階PC除了效能與超頻之外,近來也有另一個主打的訴求
那就是Gaming市場,也類似常聽到的電競一詞,因為PC在3D高效能領域還是有很好的優勢
本回要分享的就是Ivy Bridge最高階的平台,同時擁有高效能OC能力與Gaming高規格
CPU使用LGA 1155 3rd系列的Intel Core i7-3770K
K系列有著不鎖頻的功能,新平台現在只有3570K/3770K這兩款超頻專用CPU
Intel外包裝的圖案Logo,2nd與3rd Core i系列都使用相同的產品圖案


內容物有CPU本體、原廠散熱器、產品說明書與Intel小貼紙
Intel對於4 Cores CPU幾乎都是採用銅底用料的散熱器
3770K總時脈為3.5GHz,支援新一代Turbo Boost 2.0技術,最高可達到3.90GHz效能
實體4 Cores並有Hyper-Threading技術,一共可達到8執行緒,簡稱4C8T
22nm製程,功耗77W,L3 Cache共有8MB


MB使用GIGABYTE去年推出的新系列 - G1Killer,專為遊戲設計的G1.SNIPER3
從X58、Z68、X79與現在的Z77都有推出高階G1型號,SNIPER已經出到第三代
G1在配色有別於其他品牌慣用黑紅的設計,改用黑綠兩種色系做為自家產品特色
對於主打某些遊戲的叢林戰爭中,PCI-E或DDR3皆為綠色也較為符合主打路線


採用E-ATX規格,尺寸為30.5cm x 26.4cm
只要不是縮小尺寸的ATX Case,一般常見ATX Case應該都可以順利安裝
G1主打Gaming市場,GIGABYTE在音效與網路會使用更高等級的晶片


內附配件一覽
產品說明書、軟體說明書、驅動軟體CD、IO檔板、SLI / CrossFireX橋接器


3.5吋前端存取控制面板、藍芽4.0/WiFi擴充卡與天線、後置SATA擴充擋板、SATA線材


主機板左下方
4 X PCI-E X16,最高支援4-Way AMD CrossFireX/nVIDIA SLI技術
頻寬為X16 + X8 + X16 + X8或X8 + X8 + X8 + X8運作
2 X PCI-E X1
1 X PCI
網路分為稀有的Qualcomm Atheros Killer E2200晶片與Intel GbE LAN晶片
內建Creative CA0132音效晶片,最高可達5.1聲道並支援High Definition Audio技術
Design in Taipei


主機板右下方
2 X 白色SATA,Z77晶片組提供,SATA3規格
4 X 黑色SATA,Z77晶片組提供,SATA2規格
以上可以混合建立 RAID 0, RAID 1,RAID 5及RAID 10,最高效能依安裝的SATA裝置決定
4X 灰色SATA,Marvell 88SE9172晶片提供,SATA3規格,支援 RAID 0,RAID 1
1 X mSATA
2 X 64 Mbit flash,Dual BIOS雙重保護,1 X 前置USB 3.0與TPM擴充裝置


主機板右上
4 X DIMM DDR3,支援1066/1333/1600/2666(OC),DDR3最高容量可以支援到32GB
支援Extreme Memory Profile技術,旁邊為24-PIN電源輸入
紅色Power大按鈕,藍色Restart與黑色Clear CMOS按鈕,右方提供7種接點可直接測量該硬體電壓


此部份採用數位供電設計共有17相,細分為12相CPU + 1相VTT + 2相DDR + 2相GPU


IO
1 X PS2 鍵盤/滑鼠
1 X D-Sub / DVI-D / HDMI / DisplayPort
6 X USB 3.0/2.0(藍色)
2 X RJ-45網路孔
1 X S/PDIF 光纖輸出
5 X 音源接頭


mSATA SSD插槽,提供給有同規格小容量SSD的使用者安裝
搭配Intel Smart Response技術來提升系統的傳輸能力,安裝後SATA2第5個Port將會無法使用


雖然還是強調使用仿槍械裝置的散熱裝置,此回並沒有像前幾代G1有明顯軍規外型出現


VRM供電模組的散熱設計看起來讓面積更大,在外型也比前幾代G1還要符合個人的喜好
改用霧面設計讓質感更加提升,同時強調更出色的散熱能力


UEFI介面與超頻設定
Intel Core i7-3770K預設倍頻為35,將其更改為48,也就是4800MHz
X.M.P.選項開啟,依此款CORSAIR DDR3規格會自動改為2133的參數
底下System Memory Multiplier再依DDR3體質調整,圖片中調到24,也就是DDR3 2600


進階CPU選項頁面
此處可以單獨調整每一個CPU Core的倍頻,也可以選擇要開啟幾個Core來使用
個人習慣超頻時先關掉C1E/C3C6與EIST這三個省電降頻功能來找到最佳設定


DDR3 2400時脈下的進階參數為CL10 12-11-27 1T
容量為4GB X 4 => 16GB


此顆3770K對於超頻4.8GHz穩定所需要的電壓,在此CPU Vcore設定為1.380V


DDR3 2400 1T穩定所需的DRAM Voltage電壓設定為1.600V


Ivy Bridge架構在超頻4.5GHz的溫度比先前平台還要高上一些
不論是使用3770K或是3570K,搭配Z77想要達到OC 4.5~4.8GHz能穩定使用的先決條件
除了CPU本身體質要較佳外,還需要很好的CPU散熱配備,高階空冷或是水冷應該是較佳的選擇
Memory Controller超頻能力是Ivy Bridge架構進步較大的一個部分
只要是自身的DDR3規格較高或是使用體質較好的IC,在超頻到2133~2600都是有很大的機會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3770K
MB: GIGABYTE G1.SNIPER3
DRAM: CORSAIR DOMINATOR-GT CMT16GX3M4X2133C9
VGA: Intel HD Graphics 4000 / SPARKLE GTX570 SLI
HD: SanDisk Extreme 240GB
POWER: CORSAIR AX650W
Cooler: CORSAIR Hydro Series H100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CPU 100.0 X 48 => 4801.62MHz(關閉Turbo Boost與C1E)
DDR3 2400.8 CL10 12-11-27 1T(開啟XMP模式)

Hyper PI 32M X8 => 11m 26.916s
CPUMARK 99 => 754


Nuclearus Multi Core => 35250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7.34/17924


CrystalMark 2004R3 => 403997


CINEBENCH R11.5
CPU => 9.58 pts
CPU(Single Core) => 2.04 pts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3m 52s


PCMark Vantage => 28723


3rd Core i7-3770K與windwithme分享過的2nd Core i7-2700K做簡單對比
同時脈的環境下,3770K在單線程效能約高出3~6%,而4C8T效能約高出10~14%左右
i7-3770K與i5-3570K在同時脈的效能差距也近30%,這方面與上一代Sany Bridge的效能表現相似
先前已經分享過四篇Ivy Bridge架構的測試文章,希望能讓網友對於最高效能的4C8T CPU有更深的了解

DRAM頻寬測試
DDR3 2400.8 CL10 12-11-27 1T
ADIA64 Memory Read - 24018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7725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9187MB/s


G1.SNIPER3搭配CORSAIR DOMINATOR-GT DDR3 2133在2DIMM時能達到2600 2T穩定
4DIMM則是落在DDR3 2400 1T穩定的水準,以Ivy Bridge架構來說是水準以上的超頻表現
如果有體質更好的DDR3,應該有機會達到DDR3 2666以上穩定的水準
對於追求高時脈DDR3的使用者來說,選擇Z77晶片組與超頻能力較高的MB會是很好的選擇

溫度表現(室溫約29~31度)
系統待機時 - 41~53


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82~88


使用目前市場上數一數二強的H100散熱裝置,在超頻4.8GHz的溫度落在80~90度左右
有一部分也是因為夏天的室溫會讓全速時的溫度再高上5~10度以上
另一部份則是Ivy Bridge在溫度數據比上一代還要再高5度以上,所以在超頻後溫度壓制需要特別注意

耗電量測試
系統待機時 - 168W


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268W


3770K超頻4.8GHz後再使用GTX570 SLI著實讓耗電量增加不少,待機時已達到168W
先前分享3770K預設值搭配內顯HD4000的待機耗電量為34W,這算是非常優秀的低耗電水準
以上也可以看到3770K在4.8GHz時,待機與全速的耗電量只增加100W左右,證實22nm製程更為省電
將這個高階Gaming平台在運作3D測試軟體時大約可以達到600W,大部份都是VGA所貢獻的耗電量

先前G1.Killer系列的音效晶片使用Creative CA20K2,此回G1.SNIPER3改用更新的Creative CA0132
也就是Creative Sound Core3D 四核心音效處理晶片,支援THX、CRYSTAL VOICE等音效技術
採用Nichicon雙偏振音頻電容與金屬屏蔽罩,讓規格與用料直逼高階音效卡。


以下先分享Creative CA0132對應的新版軟體介面
開頭畫面就標榜著支持THX音效技術


CRYSTAL VOICE音效技術設定頁面


SCOUT MODE的選項對於Gaming時有較大的功效


喇叭與耳機設定頁面,最高可支援到5.1聲道,還有一些更細部的選項


各聲道喇叭聲音控制與REC聲音控制


手邊3.5mm耳機只有SONY NOISE CANCEING等級,在價位與音質上算不上太高
還是能用來讓Creative CA0132與Realtek ALC898兩款音效晶片做比較
Creative CA0132在背景細節較多,低頻較沉,高頻方面不會太尖,中頻厚實感表現還不錯
比起上一代CA20K2明顯較好的地方在於中頻表現與音場更為豐富,軟體功能更加實用
Realtek ALC898聽起來整體感覺較為單薄,細節少上許多,此外在高音依然有過度尖銳的狀況

高階Gaming平台在音效方面也需要電競耳機來搭配
使用CORSAIR Vengeance 1500 Dolby 7.1 USB Gaming Headset做為體驗
CORSAIR推出許多Gaming產品線,耳機也是其中之一
先看到Vengeance 1500外包裝,原廠提供兩年保固


採用包覆式設計,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個人聆聽一段時間後也沒有耳朵感覺不舒適的情況
控制器可以調整麥克風開關與音量大小等兩種功能,兩邊使用銀色仿金屬髮絲感的設計
耳機整體在用料與質感上都有蠻高的等級,線材接頭如果能使用鍍金會更好
同時提供麥克風裝置,讓使用者在遊戲中可以與同伴對話連絡


Vengeance 1500也有專屬的驅動程式與軟體介面
分為三種模式與許多細部的音質調效功能


Vengeance 1500定位為Gaming耳機,在重音方面表現優秀,夠沉也不會有太生硬的感覺
在遊戲場景中所該有的細節聲音都可以清楚的呈現,音場中的定位也十分清晰
運用在電競環境時,Vengeance 1500的表現富有臨場感與很好的環繞音場享受
如果是喜愛聽音樂或是歌曲的使用者來說,表現還是在中上水準,但中頻飽實感還有加強的空間
可惜是因為使用USB內建音效晶片,耳機若能搭配Creative CA0132應能有更高水準的音質

3D效能分享 - SPARKLE GTX570 SLI
3DMark Vantage => P47338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920 X 1080 => 397.73 FPS


FINAL FANTASY XIV
1920 X 1080 => 7591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3.0
1920 X 1080 => 115.5 FPS


GTX570雖然是上一代中高階VGA,不過在3D效能還是能擁有很高的表現
在SLI模式開啟後,對於3DMark Vantage有很大的效能提升
其他幾款3D測試軟體也會因對於SLI支援度的高低而有一定的效能增加
SLI表現的3D效能會依軟體不同而有所改變,不過G1.SNIPER3能提供4Way VGA的最大擴充性

暗黑破壞神Diablo3
1920 X 1080 特效設定為最高 => 163 FPS


城鎮畫面 => 171 FPS


一般單人遊戲的狀態約97 FPS


為了截圖方便,使用全螢幕視窗模式,此時設定頁面顯示163 FPS
若改用全螢幕模式會再將頁數拉到210 FPS左右,會依螢幕模式不同在頁數方面也會跟著提升
Diablo3更新版本搭配一些設定後,個人已經可以擺脫先前只能看到最高100 FPS限制
此款全球風靡的遊戲對於3D需求並不算太高,大約使用AMD Redaon 7770就可以應付大部份的環境

GIGABYTE G1.SNIPER3
優點
1.G1-Killer系列在外包裝比自家其他高階產品更精緻,散熱模組也比G1 X79好看許多
2.Creative最新CA0132音效晶片,搭載日系高階電容,新式軟體與支援更多技術,讓音質能有效提升
3.最新Killer E2200網路NPU晶片與Intel網路晶片之雙網路設計
4.獨家藍牙4.0 / Wi - Fi擴充卡,在各種行動裝置盛行的年代,能有更方便的應用層面
5.前置面板擁有USB 3.0與快速超頻功能,加裝少見的前置音效耳機擴大晶片
6.最高支援4-Way AMD CrossFireX/nVIDIA SLI技術
7.BIOS直接列出支援Intel Xeon CPU,讓Xeon CPU愛好者更加能放心使用

缺點
1.CPU電壓在待機與全速時波動可以再縮小
2.4DIMM DDR3超頻範圍希望能與2DIMM DDR3一樣好
3.音效或網路晶片做成子卡方式會更好



效能比 ★★★★★★★★★☆ 90/100
用料比 ★★★★★★★★★☆ 88/100
規格比 ★★★★★★★★★☆ 92/100
外觀比 ★★★★★★★★★☆ 86/100
性價比 ★★★★★★★☆☆☆ 72/100

Intel Ivy Bridge架構從四月多推出到現在也已經有三個月左右
新一代22nm CPU在硬體擁有效能增加、耗電量下降、內顯3D效能提升等三個優點
超頻4.8GHz在溫度表現比上一代還要高5度以上是比較需要加強的地方
PCI Express Gen3、Intel Smart Connect / Quick Sync 2.0、Lucid Universal MVP
以上這四種硬體規格與技術支持都是新架構所帶來的更多優勢
不過目前Ivy Bridge CPU只有i5與i7兩個等級,希望可以盡快有i3與Pentium的Ivy Bridge CPU
如此能讓Intel CPU產品線更加完整,也可以讓入門級PC消費市場能有更便宜更超值的選擇



GIGABYTE G1.SNIPER3比先前幾款G1還要便宜一些,這也是Z77晶片組較低價所帶來的優勢
G1.Killer系列依然屬於高階MB定位,市場價位還是較適合預算與硬體需求較高的使用者
上一代G1 X79散熱模組在外觀有些使用者覺得不是很討喜,此回G1 Z77改款後更美觀也更有質感
在高Loding運作時,量出的溫度落在50~55度左右,這樣的散熱能力算是相當優秀

Gaming或電競的設計也比以往更加進步,使用Creative最新CA0132四核音效晶片
網路晶片也從單個Killer網路NPU晶片,升級為Killer E2200加Intel所組成的雙網路晶片
G1 Z77可以看到許多的進步與改善,以往G1的不足處也有些已經修正或做得更好
不過還是幾個小地方可以更加完善,也希望未來其他晶片組的G1版本可以越來越出色
如果是在尋找網路與音效都是內建最高等級的水準,同時也追求更高階的Gaming規格的話
那GIGABYTE G1.SNIPER3應該會是一款值得列入考慮的選擇

如果小弟的分享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我按個讚,感謝